巴以沖突對航運業構成威脅,貿易需謹慎應對
最近的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暴力沖突引發了巴以沖突的再次爆發,對航運和海運業產生了影響。許多跨國公司發布了警示性公告,并對該地區的業務進行了調整。
航運業在沖突中表現出的韌性
盡管航運業巨頭馬士基和地中海航運(MSC)表示其在以色列主要碼頭的港口業務仍在正常運作,但他們也意識到安全形勢的嚴峻性,承諾密切關注局勢并聽從政府指導。這凸顯了海運業在面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時的適應能力和韌性。
l 阿什杜德港:該港口距離加沙邊界僅50公里,面臨導彈襲擊的威脅,目前只能以緊急模式運作。同時,對運載危險品的船只仍有限制。
l 海法港:海法灣港口和以色列造船廠的海法港未受沖突影響,照常運營。
l 阿什克倫港:距離加沙邊界僅15公里的阿什克倫港受到嚴重影響,由于導彈威脅,無法正常運作,船只只能??吭诤I细颂幮敦?,這顯示了采取適應性措施的風險和必要性。
l 哈代拉港:相比之下,哈代拉港的業務未受干擾,正常運營。
l 埃拉特港:埃拉特港正常運作,展現了航運業對保證海上貿易暢通的責任擔當。
除了港口,一些跨國公司也被迫調整了在以色列的業務。例如,美國的雪佛龍公司(Chevron)根據以色列能源部的指示關閉了位于該國北部海岸的塔瑪爾天然氣田。阿達尼港口公司(Arani Ports)也表示已做好準備,并將密切關注局勢,制定業務連續性計劃。這次沖突再次證明了航運和海運業的適應能力,盡管面臨挑戰和干擾,但只要保持必要的謹慎和警惕,仍然能夠維持貿易和運營。
受到巴以沖突帶來的影響,全球貿易關系變得岌岌可危
巴以沖突對航運和貿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其中一個受影響的方面是以色列與中國之間的貿易。
以色列對中國的出口額相當可觀,高達46.8億美元,但本輪沖突可能會擾亂貿易流動,尤其是以色列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這可能會妨礙以色列進入巨大的中國市場。
美國是以色列的重要貿易伙伴,兩國之間的貿易主要以以色列對美國的出口為主。以色列向美國出口價值186.7億美元的商品,其中包括高科技產品和國防相關產品。本輪沖突可能會導致兩國外交關系緊張,影響以色列對美國的出口業務。
德國是以色列在歐洲的重要貿易伙伴。以色列對德國的出口額達到18.8億美元。然而,由于以色列地區局勢的不穩定,本輪沖突可能會影響以色列對德國的出口,使德國從以色列的進口受到影響。
印度是以色列的另一個重要貿易伙伴,以色列向印度出口的商品價值達到39.4億美元。一旦本輪沖突對雙邊貿易產生影響,可能會影響以色列對印度的出口業務。
此外,地緣政治沖突和全球衛生危機可能對特定行業帶來利潤增長。國防承包商和制藥公司可能會從沖突中獲益。海運業也可能受益于這些危機,因為局勢的不穩定可能為船東帶來意外的好處。
艾世捷聯合創始人兼CEO Christian Roeloffs表示:“在這場巴以沖突中,一旦有任何敵對行動擴大到該國邊界以外,都可能會給兩個重要的航運咽喉帶來風險。蘇伊士運河是包括集裝箱船在內的各種商船的重要航道,如今卻面臨中斷風險。同樣,作為石油和天然氣重要運輸通道的霍爾木茲海峽也可能會受到影響。不過,這些影響的嚴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沖突的擴大規模和持續時間。”
以色列的集裝箱航運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主要港口如阿什杜德港和海法港僅占全球吞吐量的0.4%。因此,地中海地區集裝箱貿易流混亂所帶來的威脅相對有限。然而,巴以沖突仍可能對當地及周邊地區的航運和貿易產生一定的影響。盡管以色列的港口規模較小,但沖突可能導致港口運營中斷、航線調整以及貿易不確定性等問題。因此,密切關注巴以沖突對航運和貿易的潛在影響,并做好相應的應對和調整是至關重要的。